• 公費流感全面升級四價,公費對象趕快接種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!
  • 施打流感疫苗後仍可能得到流感,還是需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。
  • 年滿45-79歲民眾,終身1次B、C肝篩檢 一起消除C肝
  • 肺癌高危險族群可接受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
  • 結核病常見症狀為咳嗽2週、有痰、胸痛、食慾低、體重減輕,如持續咳嗽2週,請速就醫,即早診斷抗結核。
  • 長輩早起散步過馬路,小綠人秒數不夠先不過!
  • 「公共工程要更好,全民督工不可少,歡迎使用全民督工行動版通報網頁,快速通報又便捷,臺南市政府關心您。」
:::

2025-09-15 營養教育融入綜合領域家政-我的餐點我作主

議題融入教案設計

我的餐盤

讓我們一起成為健康飲食的小偵探!

歡迎來到「我的餐盤」互動學習區!
請將下方盤子裡的食物,拖曳到正確的「我的餐盤」分類中。

2025-09-15 營養教育融入健體領域-我的餐點我作主

議題融入教案設計 我的餐點我作主 - 互動資訊圖表

我的餐點我作主

林慧蘭老師的情境式教學,帶領學生變身「健康飲食規劃師」

生活情境出發的營養課

這不只是一堂課,而是一場從「夜市」與「便利商店」開始的美食探險。林慧蘭老師引導學生將均衡飲食的知識,應用於最真實的日常選擇中,培養帶著走的「健康生活」核心素養。

這堂課的核心目標

知識應用

能說出五大類食物,並為自己設計一份一日健康菜單。

協作與判斷

能透過分組討論,分析判斷一份餐點的營養是否均衡。

一堂課的精彩旅程

1

5 分鐘

引發動機

從「你最喜歡吃什麼?」開場,引導學生思考飲食偏好。

2

15 分鐘

概念教學

搭配圖片介紹均衡飲食的五大類食物,讓學生辨識與分類。

3

20 分鐘

分組實作

領取「便利商店」或「夜市」菜單,挑選一餐並判斷營養均衡度。

4

10 分鐘

發表與反思

各組上台發表分析結果,老師總結概念,引導學生反思飲食習慣。

課堂觀察與回饋

優點與特色

  • 情境連結:「夜市與便利商店」場景,實用性高。
  • 思考引導:提問能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。
  • 高度參與:學生學習動機強,能主動應用所學。
  • 高效互動:師生與同儕間溝通順暢,分工明確。

精進建議

  • 時間掌握:可設定「檢查點」提醒學生掌握討論進度。
  • 差異化教學:設計家庭飲食紀錄作業,提供個別化回饋。

來自現場的啟發

「當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連結時,他們的學習熱情將會被大幅激發。未來我會持續嘗試這種教學方式。」

— 授課老師 (林慧蘭老師)

「林老師示範了成功的『情境式教學』範例,特別是主題的選用與提問技巧,非常值得我們參考與學習。」

— 觀課老師

互動資訊圖表由 AI 協作生成

林慧蘭老師公開授課:我的餐點我作主

透過情境式教學,培養學生成為自己的健康飲食規劃師

課程介紹

親愛的同學們,我是你們的**林慧蘭老師**!這堂課將帶領大家成為自己的**「健康飲食規劃師」**,學習如何辨識健康的食物,並為自己設計一份充滿活力與營養的餐點。我們將透過「我的餐點我作主」這個主題,讓學生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,並實際應用於日常飲食選擇,培養「健康生活」的核心素養。

課程會從學生最熟悉的「夜市」與「便利商店」情境出發,讓健康飲食知識變得更貼近生活。

授課目標與設計理念

教學目標

  • 學生能說出均衡飲食的五大類食物名稱與代表性食物。
  • 學生能透過分組討論,分析並判斷一份餐點的營養是否均衡。
  • 學生能為自己設計一份「一日健康菜單」,並說明設計理由。
  • 學生能反思並記錄日常飲食習慣,並提出可行的調整方案。

教學策略與流程

  • 引發動機(5分鐘): 老師以「你最喜歡吃什麼?」開場,引導學生思考飲食偏好。
  • 概念教學(15分鐘): 介紹均衡飲食的五大類食物,並搭配圖片讓學生辨識與分類。
  • 分組實作(20分鐘): 學生分組領取「便利商店」或「夜市」菜單圖片,任務是挑選一餐並判斷其營養是否均衡。
  • 成果發表與回饋(5分鐘): 各組上台發表分析結果,並說明理由。
  • 總結與反思(5分鐘): 老師總結概念,並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。

觀察與回饋

課堂優點與特色

  • 教學方法創新: 老師運用學生熟悉的「夜市與便利商店」場景,有效降低學習門檻,使知識更具實用性。
  • 引導能力出色: 老師在分組活動中提問,能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,例如如何搭配才能更均衡。
  • 學生表現優異: 學生展現高度學習動機與主動性,能將所學的五大類食物概念應用於餐點分析,並提出具體理由。
  • 高效互動: 師生與學生同儕間的互動頻繁,各小組分工明確、溝通順暢,有效率地完成任務。

待精進之處

  • 時間掌握: 部分小組討論過於投入,導致發表時間倉促。未來可設定「檢查點」提醒學生掌握進度。
  • 差異化教學: 針對部分難以將知識內化為習慣的學生,可設計家庭作業,請他們記錄一週飲食並提供個別回饋。

課後啟發

授課老師(林慧蘭老師): 「這次教學證實當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連結時,他們的學習熱情將會被大幅激發。未來我會持續嘗試這種教學方式。」

觀課老師: 「林老師的教學示範了一個成功的『情境式教學』範例,特別是主題的選用與提問技巧,非常值得我們在各自的課堂中參考與學習。」

2025-09-15 營養教育Google NotebookLM

議題融入教案設計 陳一豐老師公開觀授課 - 互動資訊圖表

營養教育大革新

陳一豐老師的科技融合教學

陳一豐老師頭像

一場跨領域的學習探險

我是【陳一豐老師】!今天,我們將利用強大的科技工具 **Google NotebookLM**,把午餐前的五分鐘,變成一場有趣的營養知識探險,重新認識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「營養教育」。

「吃出好腦力」影片精華

0:00 - 1:30

認識大腦的好朋友:Omega-3

介紹大腦神經細胞需要健康的脂肪運作,並解釋 Omega-3 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「必需脂肪酸」,對大腦發展和記憶力至關重要。

1:30 - 2:30

Omega-3 藏在哪裡?

列舉富含 Omega-3 的食物,如鯖魚、秋刀魚等深海魚類,以及核桃、亞麻籽等植物性來源。

2:30 - 4:30

吃對了,有什麼好處?

攝取足夠的 Omega-3 能提升專注力、增強記憶力,甚至有助於心情調節。鼓勵同學在學校午餐中尋找魚類料理,勇敢嘗試不挑食!

4:30 - 5:00

重點回顧

再次提醒多吃魚、核桃等食物,總結 Omega-3 對大腦的重要性。

我們的學習目標

知識應用

能說出至少兩種富含Omega-3的食物及其對大腦的重要性。

科技素養

能利用科技工具主動獲取健康飲食資訊,並擷取重點。

課堂流程

5分鐘

引發動機

5分鐘

影片觀看

10分鐘

分組討論

10分鐘

成果發表

5分鐘

總結反思

教學觀察與回饋

教學優點與特色

  • 教學方法創新:成功將科技工具融入營養教育,生動有趣。
  • 引導能力出色:提問能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。
  • 學生主動學習:學生展現高度學習動機,積極參與。

待調整與精進之處

  • 時間掌握:部分小組討論發散,導致發表時間倉促。
  • 差異化教學:可提供更淺顯的輔助教材幫助理解專業名詞。

陳一豐老師公開觀授課

利用科技工具,重新認識「營養教育」

課程簡介

親愛的同學們,我是你們的【陳一豐老師】! 今天,我們要來一場跨領域的學習探險。老師將帶領大家,從科技領域的角度,重新認識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「營養教育」。我們將利用科技工具,像是 **Google NotebookLM**,來當我們的學習小幫手,讓午餐前的五分鐘,變得更豐富、更有趣!

Google NotebookLM 影片摘要範例

主題:【學校午餐餐前五分鐘】— 吃出好腦力!

  • 開頭 (0:00-0:45):介紹大腦的神經細胞需要健康的脂肪才能正常運作。
  • 什麼是Omega-3? (0:45-1:30):解釋Omega-3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但對大腦發展和記憶力至關重要的「必需脂肪酸」。
  • 食物來源 (1:30-2:30):列舉富含Omega-3的食物,如鯖魚、秋刀魚等深海魚類,以及核桃、亞麻籽、奇亞籽等植物性來源。
  • 補充好處 (2:30-3:30):說明攝取足夠的Omega-3能提升專注力、增強記憶力,甚至對心情調節也有幫助。
  • 結合學校午餐 (3:30-4:30):鼓勵同學尋找餐盤中是否有魚類料理,並鼓勵大家勇敢嘗試,不要挑食。
  • 結尾與重點複習 (4:30-5:00):再次提醒同學們多吃魚、核桃等食物,並總結Omega-3對大腦的重要性。

教學規劃與觀察重點

教學目標

  • 學生能說出至少兩種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。
  • 學生能解釋Omega-3脂肪酸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。
  • 學生能利用科技工具主動獲取與健康飲食相關的資訊。
  • 學生能從影片中擷取重點,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。

預定流程

  • **引發動機 (5分鐘)**:討論「如何變聰明」與食物的關係。
  • **影片觀看 (5分鐘)**:專心觀看「餐前五分鐘」影片。
  • **分組討論 (10分鐘)**:討論影片中提到的關鍵食物與其對身體的益處。
  • **成果發表與回饋 (10分鐘)**:各組分享討論結果,並進行即時互動測驗。
  • **總結與反思 (5分鐘)**:總結Omega-3的重要性,並反思科技工具的應用。

觀察紀錄與回饋

教學優點與特色

**教學方法創新:** 老師成功將科技工具融入營養教育,透過影片有效降低學習門檻,讓知識傳遞更為生動有趣。
**引導能力出色:** 老師的提問能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,例如思考如何將影片知識應用於自己的飲食。
**學生主動學習:** 學生展現高度學習動機,不僅積極參與,還能將提問轉化為小組討論內容。

待調整與精進之處

  • **時間掌握:** 部分小組討論內容較為發散,導致最後發表時間倉促。
  • **差異化教學:** 部分學生對於專業名詞仍感到困惑,未來可考慮提供更淺顯易懂的輔助教材。
:::

學校簡介

東中電子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