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公費流感全面升級四價,公費對象趕快接種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!
  • 施打流感疫苗後仍可能得到流感,還是需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。
  • 年滿45-79歲民眾,終身1次B、C肝篩檢 一起消除C肝
  • 肺癌高危險族群可接受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
  • 結核病常見症狀為咳嗽2週、有痰、胸痛、食慾低、體重減輕,如持續咳嗽2週,請速就醫,即早診斷抗結核。
  • 長輩早起散步過馬路,小綠人秒數不夠先不過!
  • 「公共工程要更好,全民督工不可少,歡迎使用全民督工行動版通報網頁,快速通報又便捷,臺南市政府關心您。」
:::

正確用藥五不原則 別自己當醫師

民眾日報

【民眾網黃楸玲/台北報導】

「你的症狀跟我上次生病很像,可以吃我上次剩下的藥」、「這個網站賣的減肥藥感覺蠻有效的,買一些來試試看」,這些日常情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

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,藥品與一般商品不同,不當地取得及使用,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。食藥署提醒民眾謹記「正確用藥五不原則」。

一、「不聽信」他人推薦藥品

民眾偶爾會遇到親友推薦藥品,或是業者宣稱神奇療效的藥品。提醒民眾,每個人適合的藥品不一定相同,若有身體不適,應就醫治療或至藥局諮詢藥事人員,切勿聽信他人推薦購買藥品。

二、「不亂買」來路不明藥品

民眾有用藥需求,應就醫由醫師開立處方藥,或至藥局購買指示藥,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。尤其近年許多假借藥商/藥局名義於網路販售藥品,這些網站多數為非法境外網站,且從國外寄送不法藥品來台,購買者可能違反藥事法輸入禁藥之規定。

三、「不亂停藥」以避免病情惡化

民眾應依據醫囑或藥袋標示,按時服用藥品,切勿因症狀緩和而擅自停藥,可能導致病情惡化,甚至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。

四、「不共享」藥品給其他人使用

每個人的體質條件不同,即使出現相同的症狀,合適的藥品種類和劑量也可能不同。因此民眾不應將自己的處方藥提供給他人使用,以免延誤就醫或導致不良反應,傷了他人身體又傷感情。

五、「不囤積」使用剩下的藥品

有些民眾習慣將治療後未使用完的藥品儲存起來,以便未來有需要時可以使用。提醒民眾,每次病情不一定相同,胡亂自行服用藥品,對身體恐怕有害無益。

食藥署再次提醒民眾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民眾若有身體不適,應就醫治療或至藥局諮詢藥事人員,並依照醫囑或藥事人員指示使用藥品,才是用藥安全的不二法門。

:::

學校簡介

東中電子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