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,創造靈動的視覺體驗
簡介: 將傳統繪畫與科技程式設計結合的藝術課程,強調如何運用科技將學生的平面畫作轉化為生動的動畫短片,進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、想像力與成就感。
核心內容:
- 傳統繪畫為基底: 課程首先讓學生進行傳統的繪畫創作,強調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「同學們先構圖,畫畫,每個人的圖都是獨一無二的,之後構思圖畫的劇本。」這句話突顯了個體創作的獨特性,為後續的科技應用奠定了基礎。
- 科技賦予作品生命: 在學生完成平面繪畫後,課程導入了平板電腦與程式設計。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,運用程式指令,讓原本靜態的圖畫動了起來。「隔週再用平版跟著老師的指令操做,設計設計程式,讓平面圖畫變得更靈動立體,搭配著音樂,儼然是部極短卡通影片呢!」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科技如何將靜態繪畫轉化為動態影片。
- 跨領域的結合: 本次課程結合了藝術與科技兩個看似不同的領域,讓學生體驗到跨領域學習的樂趣與可能性。「#藝術與科技的結合」標籤直接點明了課程的主旨,而「#藝術與卡通片」則說明了最終的呈現形式。
-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: 參與課程的學生普遍感到創造力、想像力被激發,並獲得了成就感。「參與課程的同學們都覺得自己更有創造力及想像力,也很有成就感呢!」這句話直接反映了課程對於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信心的積極影響。
- QR Code 互動機制: 為了方便成果展示,課程還運用了QR Code技術。掃描作品上的QR Code即可觀看動畫,這種互動方式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與科技感。「#掃描圖片右下角QRCo就會看到動畫喔」這標籤直接說明了如何觀看學生作品的動態呈現。
關鍵概念與重要事實:
- 獨特性: 每個學生的繪畫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這強調了個體創作的價值。
- 程式設計: 學生們透過程式設計讓平面繪畫變得動態,學習科技的運用。
- 跨領域: 課程成功結合了藝術與科技,展示了跨領域學習的可能性。
- 創造力與想像力: 課程旨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。
- 成就感: 學生在完成作品後獲得了成就感,增強了學習動機。
- 科技應用: QR Code的運用展示了科技如何與藝術作品互動。
總結:
這一場成功的藝術教育實驗,展示了如何運用科技提升傳統繪畫的表現力,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將藝術與科技結合不僅讓作品更生動,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體驗,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、想像力與成就感。課程的成功也歸功於指導老師的專業引導。「#感謝後壁高中胡楚翎老師的指導」。